当前位置:主页 > 新闻中心 > 院内新闻 >

为什么现在腺样体肥大的孩子越来越多?耳鼻喉医生跟你说实话

图片

“打呼噜”、“张口呼吸”……

每当说到这样的话题

总能炸出一堆焦虑的爸妈

 

各大平台的热搜也总能看到:

 

#为什么这么多腺样体肥大的孩子?#

#孩子腺样体肥大真的会变笨变丑?#

 

尤其看到“变笨”、“变丑”的话题后,家长们坐不住了,担心孩子颜值和智力发育,甚至很多家长直接要求切除孩子的腺样体。
 


 

Q

为何腺样体肥大的孩子越来越多?

A

腺样体肥大是3~10岁儿童的常见多发病,据报道,腺样体肥大的发病率为9.9%~29.9%。虽发病率高,但这些年并没有上涨趋势。

 

诊断技术进步:鼻内镜、电子喉镜、CT等检查手段普及,使更多轻度病例被检出。  

 

环境变化:城市化进程中,室内过敏原和空气污染加剧。 

 

生活方式改变:户外活动减少,免疫力下降;高糖饮食、睡眠不足等也影响免疫调节。  

 

意识提升:家长更关注孩子的睡眠质量、面容发育,主动就医比例增加。

 

图片

 

耳鼻喉医生特别提醒:

如果发现孩子#腺样体肥大#千万不要盲目“一刀切”,先区分是生理性肥大还是病理性肥大,然后再看具体指征,由专业医师评估后,需要手术再切也不迟。

 

图片
 

生理性肥大,不需要担心

 

 

腺样体是人体免疫器官。在孩子1岁左右,腺样体开始发育,通常3~7岁左右,处于生长顶峰,可出现生理性肥大。10岁后,绝大部分小朋友腺样体会萎缩消失,所以,腺样体生理性肥大,不会影响孩子身体健康,也不需要治疗。

 

 

病理性肥大,需要及时诊治

 

 

腺样体作为免疫系统,遇到病原体入侵,会发炎发肿,变得更加肥大。正常情况下,当病原体被清除后,这种短暂的肥大会恢复,不需要太担心。
 

但有时候孩子反复发生炎症,腺样体会出现持续增生、肥大,消不下去。这样就是腺样体病理性肥大,需要特别关注。
 

腺样体病理性肥大危害
 

 

1.反复呼吸道感染

引起孩子鼻塞、打鼾、呼吸不畅,反复发生鼻炎、鼻窦炎、中耳炎,甚至损伤听力。

2.腺样体面容

图片

 

长期张口呼吸会导致面部骨骼发育异常,造成上颌骨狭窄、下颌后缩、眼距增宽,面容改变多在3岁后出现,不可逆,需尽早干预。
 

 

3.生长发育迟缓

腺样体病理性肥大,会引起孩子憋气、呼吸暂停,长期缺氧。缺氧和睡眠碎片化可能损伤大脑前额叶皮层,导致: 注意力不集中、多动;记忆力减退、学习效率下降;情绪不稳定,易激惹或焦虑。  

 

 

缺氧状况严重,还可能抑制生长激素分泌,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孩子生长发育迟缓(身高、体重低于同龄儿一般水平)

 




 
图片

当孩子出现以下4种情况需尽快就医:

 

1

 

频繁出现鼻塞、呼吸粗重

 

 
 

 

当观察孩子有鼻塞、呼吸加重,白天、晚上都有,晚上睡着后更重时。

 

2

 

口呼吸

 

 
 

 

在健康、平静状态下,孩子鼻子也不能顺畅通气,有明显的气流从嘴巴进出。

 

3

 

打鼾

 

 
 

 

平均1周内有超过3晚有明显打鼾,调整睡姿后也无法改善。

 

4

 

耳闷及听力下降

 

 
 

 

睡觉打鼾伴有耳闷及听力下降,特别是耳闷及听力下降超过 1 周,或是反复发生。

 

由于过敏性鼻炎、鼻窦炎等疾病也可能会出现上面这些症状,所以,当孩子出现以上情况,建议到正规医院完善相关检查进一步判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