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仁品科普】耳鼻喉"节后综合征"?最全支招指南请戳
每年春节,不管是“就地过年”的朋友还是回家团圆的朋友,大鱼大肉、熬夜狂欢肯定一样都没落下。这不,刚一开工,很多患者就来医院报到了,尤其以鼻出血、鱼刺卡喉和突发性耳聋来就诊的病人最多。那遇到这些耳鼻喉常见问题该如何解决呢?赶紧来学习一下吧!
鼻出血
冬季是鼻出血的高发季节,秋冬季节气温下降,降水减少,空气干燥,加之家中常开空调,也会出现流鼻血的情况。
鼻出血的正确处理方法:一冰二压三塞,但如果经过上述处理仍然无效,且反复鼻出血、出血量大,出现精神差、面色苍白、冒虚汗、心慌、头晕等症状,以及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者,年龄大合并高血压、肝肾等慢性疾病者,建议到医院积极治疗。
医生有话说
鼻出血常规检查项目:
1、鼻内窥镜检查:对寻找鼻腔,尤其是鼻腔后部、嗅裂等部位的出血有独特的优势。
2、血常规检查:血常规检查可以判断出血量,有无贫血;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计数检查,有助于鼻出血的诊断。
3、全身性疾病筛查:如监测血压、全血细胞分析、肝肾功能、凝血功能等检查。
相关案例回顾
1. 【仁品案例】成人鼻出血是病,要治!
2. 【仁品案例】表白仁品“最美的白衣天使”!一例鼻出血手术获得一家人的认可!
鱼刺卡喉
春节期间天天大鱼大肉,被鱼刺卡住是比较常见的。当遇到鱼刺卡喉时,人们习惯性会用吞米饭、喝醋这样的“土方法”,殊不知这才是最危险的误区!
误区一:喝醋。传闻中鱼刺成分是钙,醋能和钙发生反应,所以鱼刺会变软,但这个反应没有想象中那么快,把鱼骨泡在醋里,小鱼刺10分钟才会变软,大鱼刺要1小时以上,而且喝太多醋容易灼伤食管黏膜,得不偿失。
误区二:吞米饭。在米饭的挤压下,鱼刺可能卡得更深,轻则损伤咽喉黏膜,引起红肿发炎,感染化脓,重则穿破食管壁,刺破周围大血管,造成大出血。
相关案例回顾
1. 【经典案例】鱼刺卡喉采用土方法的危害到底有多大?了解真相后吓出一头汗
2. 【科普】鱼刺卡喉,吞饭团灌醋都没用!还是医生取刺最靠谱
突发性耳聋
过年过节少不了燃放爆竹,可人们燃放爆竹时所产生的噪声高达90分贝以上,甚至超过100分贝,这会造成急性爆震性耳聋。此外,如节日期间如果劳累过度、烟酒过度,加之本身有糖尿病、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,也会导致内耳的微循环障碍,出现急性耳鸣、耳聋。
如出现单侧耳听力突然下降,伴耳鸣甚至眩晕,就应及时到医院就诊,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治疗。
医生有话说
突发性耳聋越早治疗效果越好。
发作7天内使用高压氧或营养神经药物治疗,80%患者可康复,2周内治疗康复率在50%,三个月以上就会造成不可逆的听力下降或者失聪。
另外,单纯突聋比伴有眩晕的突聋治疗效果好;低频突聋治疗效果最佳,高频突聋次之,全频突聋最差。
相关案例回顾
1. 【仁品案例】6年前左耳聋了,6天前右耳听力丧失,看仁品中西医特色治疗如何让患者从无声到有声
2. 【经典案例】突发性耳聋怎么办?24岁幼教抓住治疗黄金期,一个疗程重归岗位